“ 正在进行的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上,二楼的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板块,展示全国43个扶贫就业工坊和鲁渝协作非遗扶贫以及青海果洛、山西忻州、重 ”
正在进行的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上,二楼的“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板块,展示全国43个扶贫就业工坊和“鲁渝协作非遗扶贫”以及青海果洛、山西忻州、重庆荣昌传统工艺工作站的成果。在这个板块,参观者不但可以一览各地特色非遗产品,还了解到小小的刺绣、银饰、织布、藤编等手艺,在扶贫路上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非遗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居家就业、就近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项目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居家就业、就近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这句话真实描述了非遗扶贫带给贫困地区的改变。展会上,记者碰到了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听她讲述了“让妈妈回家”项目的故事。
2017年,在外自己创业的石佳经过招商引资回到家乡湖南省花垣县石栏镇,7月成立了湘西七绣坊苗服饰文化公司,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实施“让妈妈回家”的公益项目,“让妇女们能在家门口有一个就业的机会,”这也是石佳最初同意回到家乡的原因之一。
“石栏镇全镇19000余人,6839个贫困户,留守儿童1200多人,之前几乎没有产业,只能种田。”石佳介绍,公司聘请了四位非遗传承人作为指导老师,发动乡镇里的留守妇女和外出打工的妇女们来公司基地进行免费并且带薪的苗绣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她们可以选择到基地上班,或者是在家承接公司的订单。就业方式灵活,在家务农并照顾老人、小孩的同时,有一份额外的收入,不用再外出打工。后来由于参与的群众不断增多,扶贫的项目业态也不断延伸,包含了刺绣、制造业、农业、旅游等。“让妈妈回家”公益项目辐射花垣县周边三个县近40个村庄,吸纳劳动力486人,其中建档立卡131人。
“壮锦堆得高,生活过得好。”2016年,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自筹资金在崇左市龙州县双蒙村板池屯建立了龙州壮锦技艺工坊。全村170多户,参加到“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织锦队伍中就有5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这些绣娘织女在兼顾农活、照顾家庭的情况下,每天织锦2至4小时,人均年收入达10000元以上。目前产值不断提升,织锦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龙州县多山地,村民们以种植甘蔗为生,一年中除了两收的甘蔗,基本没有额外的收入。”现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很多妇女由于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而不能外出打工,收入低,生活困难。参加扶贫工坊后,织娘们可以在家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织锦,实现家门口就业。
展板上,一位老人手拿一张“李艳芬5275.5元”的红包笑得格外开心。工作人员介绍,这位名叫李艳芬的老人今年75岁了,是工坊里年纪最大的织娘,但由于技艺熟练,织成的产品花样复杂、平整,李艳芬赚的收益金都名列前茅。
之前由于年纪大、身体不好,干不了农活,李艳芬老人主要在家照顾孙子,每个月在外打工的儿子会给她50元或100元的零花钱,养活她和孙子两个人,生活十分艰苦,“能过活而已”。现在,凭借织锦,李艳芬一年能有1万到1.2万元的收入。拿到第一笔钱的时候,李艳芬激动地对儿子说:“你不用给我零花钱了,而且你儿子的费用我也全包了。”
使贫困群众建立起对于生活的自信与希望,达到“扶志”的效果;在重振非遗项目的同时,有专业设计团队加入,创新理念促进工艺与市场结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非遗扶贫正是发挥了传统技艺特有的优势,传承人传授贫困群众手艺,使他们掌握稳定的谋生手段,从而使其建立起对于生活的自信与希望,达到“扶志”的效果。能者百工,优秀的传统手工艺焕发生机,通过一双双巧手铺就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七绣坊”中很多绣娘的产品被名人如英国前首相卡梅伦、老挝国家主席本扬等收藏,石佳借此鼓励她们,“你们不是普通的工人,而是‘有独特文化的手艺人’‘能做出传世名品的匠人’”,来增强她们的信心。
送给卡梅伦的绣品,是由一名叫龙玉芝的聋哑绣娘完成的。龙玉芝心灵手巧,但由于是聋哑人,平时十分自卑孤僻,最初来的时候见到谁都低着头。一次有客户定制了一件赠送给英国前首相卡梅伦的绣品礼物,石佳想给龙玉芝一个机会,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她。当赠送现场的照片反馈回来时,旁边的绣娘们比划着告诉她这个卡梅伦是英国前首相,龙玉芝就特别特别开心。之后,龙玉芝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也开始和别人打招呼了。
非遗扶贫一方面为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使他们掌握了谋生手段;另一方面在重振非遗项目的同时,有专业设计团队加入,创新理念,促进工艺与市场结合。
“麻料银饰叮当响,村民脱贫喜洋洋。”贵州雷山县西江镇麻料村自明清以来便以银饰锻造在当地小有名气。但在上世纪90年代,受机械化生产的冲击,手工银饰锻造的人越来越少,村子里青壮年大多出去打工,银匠村成了空心村。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非遗的重视,特别是2006年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银匠们纷纷回到家乡,麻料村成立了银饰技艺传习基地,成立了银饰公司。“80后”潘仕学也回到了家乡,2017年,他首先把自家房屋装修,成立潘仕学工匠创新工作室。2018年至今,潘仕学的银饰
工坊带动了3户贫困户发展银饰制造业,为1户贫困户创造了就业岗位,先后带动发展了麻料村银饰手工作坊14户,银饰销售额达20余万元。壮锦由于织造过程复杂、进展慢、
收益低,因此在壮族人民生活中慢慢消失。金壮锦在做调研时,发现在很多壮族聚集的村落,虽然很多人家还有织锦的机器,但村民大都出去打工,机器大都闲置。金壮锦改良了壮锦的原材料,重新设计纹样和配色,壮锦这种古老的工艺焕发出新的活力。通过开拓国外市场,金壮锦带领织娘把壮锦产品成功推向市场,使壮锦文化迎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很多年轻人看到织锦能带来收益,也回到家乡。公司中有一名叫李冬莲的工作人员,她的弟弟、弟媳看到她在公司里能够赚钱,也加入了公司,一边织锦一边照顾老人。壮锦的制作技艺得以传承。工坊里,12岁的潘俊欣跟着奶奶、妈妈也学起了织锦,成为一名小小织娘。
从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老街基红高粱酒非遗工坊,到华北地区的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五道营乡五道营村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华东地区的安徽省阜南县天亿黄岗柳编传统工艺非遗扶贫工坊、华中地区的湖北省红安县“红安绣活扶贫就业工坊”、华南地区的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西北地区的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龙树画苑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再到西南地区的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彝族手工银饰非遗扶贫工坊,近年来,各重点支持地区陆续设立156家非遗工坊,取得良好成效,形成一批可推广、可持续的经验做法。
众多事例彰显了非遗项目在精准扶贫方面的巨大带动力
近年来,济南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扶贫工作重要讲话,把非遗精准扶贫作为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1500条床单、200套棉毯,马上售空。”非遗博览会第三天下午4点,济南安琦工艺土布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越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在本届非遗博览会,刘越公司生产的“泉城五彩”商河老粗布受到热捧。
安琦工艺土布纺织有限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老粗布产品的研究、开发。在传
承古老工艺的基础上,刘越还对老粗布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进行深入发掘,与产业发展、品牌打造和精准脱贫有机结合,建立起“互联网+”电商
平台,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俄罗斯,既创造了丰厚的经济价值,也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目前,刘越的公司已经有80多个专职纺织人员,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其
中有一些是留守妇女。“加工费3元一米的话,一天可以收入40元左右……”刘越介绍。
章丘传统葫芦雕刻技艺传承人马友谊2012年起就制定了手工艺扶贫助残计划,广收徒弟,免费教学。截至目前,已开设葫芦技艺免费培训班260多场次,培训学员1900余人次,已正式收徒69人,其中残疾徒弟26人。济南友谊葫芦文化有限公司员工29人,其中安置残疾人和贫困户员工19人,另外居家辐射带动20户残疾贫困户。马友谊还制定了长期有效的入村帮扶扶贫计划,打造了集葫芦种植、收购、制作、产销为一体的扶贫路线,帮助贫困户在不出村的情况下就可以有一份固定收入。在葫芦种植和葫芦去皮用工方面,优先聘用残疾贫困人员。针对残疾贫困人员大多体弱多病的特点,专门设计研发了十几种适合残疾贫困人员学习制作的葫芦工艺制品,简单易学,大大提高了残疾贫困人员对葫芦制品学习创作的兴趣。章丘区垛庄十八盘村的黄允强,是省级建档立卡的重度残疾人员,通过拜马友谊为师,学习葫芦技艺后,通过手工艺制作使自己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
在技艺扶贫的同时,马友谊还注重与扶志相结合,定时定期开设道德大讲堂和励志教育,通过讲解全国的一些楷模励志故事,让他们坚定信心,励志图强,并定期带他们参观一些书画展和工艺品展览,丰富和提高自己的技能素养。
先行区崔寨街道的德兰柳编由谷庙村党支部书记张德兰创办。作为黄河非遗扶贫工程,“德兰”柳编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千余个就业岗位。近5年来,张德兰先后专门举办100多期柳编加工技艺培训班,培训学员达5000余人,带动先行区从事柳编产业人员860余人。靠着柳编产业,不仅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也“编”出了当地群众的致富路,更彰显出非遗项目在精准扶贫方面的巨大带动力和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