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乱中的济南公元304-489年,史称十六国时期,在这136年间,黄河流域历经战乱,济南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所占据。高坐弹事, ”
战乱中的济南
公元304-489年,史称“十六国时期”,在这136年间,黄河流域历经战乱,济南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所占据。高坐弹事,坐最公元410年,东晋大将刘裕灭南燕,收复黄河以南地区,济南又归东晋版图。420年,刘裕称帝,国号宋,济南隶属于刘宋朝之青州,辖领历城、平陵等6县。432年,在济南郡侨置翼州及东魏郡。
北魏统一北方后,于公元469年,将侨置翼州名取消改为齐州,洽所仍为历城。齐州所辖的6个郡中就有济南郡,治所也在历城。
宋赠之战的空城计 公元480年,南朝的刘宋文帝时,北魏军队进攻济南。济南太守萧承之率军数百人拒敌。当时魏军很多,萧承之觉得攻守都难,即命偃旗息鼓,大开城门。部下不理解,说:“敌众我寡,奈何轻敌之甚!”萧承之说:“今悬守穷城,事已危急,若复示弱,必为所屠,唯当见强以待之耳。”魏军终于兵临城下,只见济南城门大开,城内城外静悄悄,疑有伏兵,慌忙退走。这是名副其实的空城计。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时期”。济南也为其统治。
▲十六国时期公布图
济南石窟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济南是山东佛教的中心,因此,佛教艺术的遗迹不少。据统计,济南现存有雕凿佛像共1105尊。这里说的济南石窟,是个总称,它分散在济南地区各个地方。
济南的石窟及摩崖造像,年代最早的是在黄石崖。它位于千佛山南螺丝顶山。山高350多米,因山上的岩石呈黄色,故名黄石崖。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至东魏兴和年(公元540年)开凿的石窟一座,现存大小佛龛十几个造像85尊,有立像,有坐像。有的坐像高大,几乎同常人一样,大部分是弥勒佛。造像题记有北魏或东魏的年号,都是魏楷体,苍劲有力,是书法艺术的珍贵遗产。这个佛教造像宝地,在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被砍被砸,有的被帝国主义分子盗走,有的被民族败类盗卖。
在黄石崖东南,有个龙洞,内有东魏石刻造像3尊,高达4米。在东佛峪也保存有东魏造像。在长清县五峰山西崖峭壁上,有个莲花洞,其中有东魏和北齐时期开凿的石刻造像。这些石窟和摩崖造像,虽然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它是古代济南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雕塑艺术,是祖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济南石窟
隋唐五代时期的济南
隋末农民起义发端于济南隋朝建立不久,隋文帝于公元589改济南郡为齐州。公元80年,隋炀帝改称齐郡,下辖10县,其中有历城、邹平、章丘、长山、临济等县。治所在历城。隋文帝时,果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使隋朝成为一个统一的强盛的封建国家。公元608年,隋炀帝下令开凿永济渠,自黄河北通涿郡。这是大运河的最北的一段。大运河的建成客观上有利于南北交通运输和经济的发展。济南的地方经济自然也受益不浅。
但隋场帝是一个暴君,奢侈腐化,征发了200万人营建东都洛阳,修建豪华的宫殿和花园。他又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为了进攻高丽,大造兵车战船和征兵征粮。他征调大批工匠在山东东莱海口大规模造船,工匠被迫在水里不分昼夜地劳作,死亡的有十分之三四。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使大量的田地荒芜了,加上连年灾害,农民无法生活,只得吃树皮、树叶,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
▲隋炀帝
公元611年,邹平农民王薄首先在齐郡长白山起义,并在章丘、长山一带活动。长白山起义的星火,很快就成为燎原之势。
613年,章丘人杜伏威起义,当时他年仅9岁,但足智多谋,勇敢善战。他的战友是临济牧羊人辅公祏,彼此同协力反隋,后来转战于江淮。长白山义军李子通率部与杜伏威会合,起义军迅速壮大。但不久,李子通和杜伏威不和,又分开。不过,杜伏威的队伍仍然在发展。617年,隋炀帝派大将陈棱进攻江淮起义军。陈棱不敢出战,杜伏威用激将法,派人送他一套妇女衣服,称他“陈姥”。在这种羞辱下,陈稜果然被激怒,率兵出战。双方激战多时,杜亦额头中箭,但仍沉着指挥,大败隋军,杜伏威义军威震江南,成为隋未农民起义三大主力军之一。随后,齐郡又发生左才相的起义。
▲杜伏威
613年,还有齐郡(今济南)人孟让在济南一带领导起义,曾与王薄联合,占长白山,后转战于江淮地区。614年,占盱眙(今江苏境内),部众达10余万人。后因作战失利,归附瓦岗军,任总管,封齐郡公。617年,攻克东都外郭,烧丰都市。后与裴仁基攻克回洛仓(今洛阳北)。秦琼,字叔宝,历城(今济南)人。他出身于铁匠世家,自小学得打铁手艺,他曾经受困被迫卖过他的心爱的黄骠马,因此,至今流传着山东好汉秦琼卖马的故事。他曾归附瓦岗军李密,参加反隋起义。往后,他又归附秦王李世民,在反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唐初名将,开国元勋之一,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封翼国公。死后改封胡国公。相传,他的故居在今济南五龙潭。
▲秦叔宝
罗士信,历城(今济南)人,年仅14岁就当兵。他和秦琼同时归附瓦岗军,往后又归唐,屡立战功,授绛州总封郯国公。后被农民领袖刘黑闼所败,拒降被杀。据传罗土信的故宅在县东巷,宅内有罗姑水,据说是罗士信的年轻姑姑落水身亡的地方。因她是好汉罗士信的姑姑,为纪念她,故名,成为济南七十二泉之一,可惜现在泉已湮塞。据记载,瓦岗寨的秦琼、罗士信等36个好汉曾在济南贾家楼结拜为结义弟兄,共同反隋。实际上,后来个人所走的道路并不尽相同。贾家楼已不复存,其地点已成为今天济南胜利食品的生产车间。秦琼、罗士信两人,反复无常,曾镇压过自己的阶级弟兄农民起义军,这是他们在历史上留下的污点。
▲罗士信
总之,隋末农民战争中,首义者在济南地区的邹平,而且济南地区涌现过不少农民起义的杰出领袖和将领,王薄、杜伏威、辅公柘、左才相、孟让、秦琼、罗士信等,就当时地域来说都是济南地区人。一般认为,瓦岗起义在今河南滑县,却不了解瓦岗英雄造反也是发端于济南。济南人民在推翻隋王朝中有过辉煌的贡献,应当载入光荣史册。
唐朝建立后,济南称齐州,隶属河南道。但在公元742年曾改称临淄郡。746年,又改为济南郡。758年,复称齐州旧名,下辖6县,治所在历城县。安史之乱后,齐州为平卢节度使所据。宪宗时,齐州又为天平军节度使所领辖。895年,朱温陷齐州。907年,朱温建梁朝称帝,曾把历城县改为历山县。五代时,齐州建置大体按唐制不变。
▲隋末农民起义
李祐谋反
李祐,字赞。唐太宗第7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封到济南为齐王,并授齐州都督,掌管齐州的军政大事。但他自幼就好玩鹰耍狗,不务正业。执政后,恶习不改,专门与些游手好闲的人结交为友。唐太宗曾派品行端正的人给李祐作长史(掌管王府中事务的官吏),以约束李祐。但李不把长史放在限里,长史也不敢得罪李祜。太宗如道后,非常生气,又改派权万纪任长史。权万纪夫人后,采取严厉措施。一是把歹徒赶出王府,二是把鹰犬放掉,三是不许李祐出城游猎。
▲齐王李祐
公元648年,李与歹徒一起谋杀权万纪。但阴谋败露,歹徒被权万纪抓获,并报告朝廷。太宗派刑部尚书到济南办案,并令权万纪与李都回长安,他要亲自过间。李祜不听,并派人在途中杀死权万纪。接着,李祐举起叛旗,强迫平酸县人民参与叛乱,但平陵县人民坚决不从。当时,唐太宗派兵部尚书李勤带兵平叛。李祜兵败被俘,押送长安。唐太宗在宫中把他杀了。唐太宗在诏书中写道:“万纪存为忠烈,死不妨义;汝生为贼臣,死为逆鬼。彼则嘉声不溃,尔则恶迹无穷。”为表彰平陵县居民,把县名改为全节县。公元820年,才将平陵县并入历城县。唐太宗秉公执法,大义灭亲,成为美谈。
唐代济南经济 唐朝前期,国泰民安。济南地区经济繁荣,物价低廉。玄宗开元年间,国内殿富,一斗米才13文钱。齐州一带更便宜,一斗米“钱三文”,一匹绢“钱二百”。这些记载,可能有夸大之处,但粮帛生产多、物价低廉是无疑的。当时,齐州的丝织业和冶铁业很发达,历城的唐治,就是盛唐时的一处治铁基地。杜甫在诗中曾写道“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所谓齐纨,就是济南一带的优质丝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