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王若峰主持新闻发布会王若峰: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今天是辉煌&lsq ”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王若峰主持新闻发布会
王若峰: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辉煌‘十三五’奋进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九场,我们邀请到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贾玉良,请他围绕“交通先行‘城’就未来”,介绍“十三五”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的有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姚福林,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一级调研员刘鸿顺,他们将回答大家关心的提问。
首先,有请贾玉良局长做介绍。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贾玉良
贾玉良: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对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济南交通运输行业的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三五”以来,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交通强国重大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铁陆空地水”全面发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成网,互联互通能力显著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提质增效,惠民利民成果持续巩固,成功创建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公交都市、绿色交通城市等三项国家级示范城市。
“十三五”期间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超2500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3.6倍之多,交通基础设施标准等级、服务能力和覆盖范围显著提高。
一、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显著提升
加快对外大通道建设,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升级。
一是高铁建设飞速发展。济青高铁、石济客专建成通车,济莱高铁、济郑高铁、黄台联络线3条高铁开工建设,济滨高铁、济枣高铁、德商高铁3条高铁加快开工步伐,“米”字型铁路网加快构建。市域高铁运营里程达到284公里,比“十二五”末增加52%。300趟高铁直达全国254个城市,3小时抵沪,1.5小时抵京,高铁出行更加便捷。货运大北环、董家铁路货运中心投入运营,“客内货外”科学布局规划实现。
二是航空运输提级扩容。济南国际机场北指廊航站楼、二平滑已全部建成,二期扩建工程总体规划获得国家民航局批复,正在全力打造远期4条跑道、年旅客吞吐量8500万,国际最高级别的4F级机场。济南机场拥有航线204条,通航城市120个,2019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756万人次,比“十二五”末增长85%。
三是水路建设通江达海。小清河复航工程(济南段)在全省5个地市率先开工,施工进度居全省前列,济南港也将于近期开工建设,加快打造河海联运的黄金水道。四是枢纽布局不断优化。济南东站综合客运枢纽建成运营,济南西站等枢纽服务功能优化提升,机场综合客运枢纽加快建设。
二、公路建设力度前所未有
全力打造了高快一体高速网、纵横环联国省道网和四好农村路三张公路网,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7万公里,新改建干线公路里程441公里(高速公路273.1公里、普通国省道167.9公里),干线公路密度达到173.5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10个百分点,居全省前列。
一是“三环十二射”高快路网加快构建。完成高速公路新改建工程11项,全市实现县县通高速。特别是2020年,济泰高速、绕城大东环、青兰高速莱芜段、济乐高速南延、京沪高速莱芜段等5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绕城大西环、济南至高青、济南至潍坊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投资和建设进度居全省前列。
二是跨黄通道建设突破历史。长清黄河公路大桥、石济客专公铁两用桥建成通车,齐鲁大桥、凤凰大桥和济泺路隧道加快建设,黄岗路隧道、航天大道隧道、济泺路北延隧道和黄河大桥复桥即将开工,规划跨黄通道实现数量翻番。
三是高标准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整修农村公路7000多公里,占全市农村公路总量的一半。农村通户道路硬化100%全覆盖,真正将致富路铺到村民家门口,摆脱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环境,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
三、城市路网日益完善
以优化路网、提升承载力为重点,统筹高快衔接、民生需求,努力构建高效便捷路网体系。1998年至2015年,我市共建成快速路40.7公里;十三五期间,新建改造城市快速路75公里,是之前17年总量的近两倍,主次干道近500公里。二环西路南延、顺河高架南延、二环东路南延、二环南路东延、工业北路等快速路先后建成通车,“两横三纵”空中走廊成环成网。用“啃骨头”、“钉钉子”的勇气和决心,打通136条瓶颈路,解决了和平路东延、经十一路、舜德路北延、舜世路等一批群众期盼数十年的“老大难”道路,优化了路网结构,缓解了交通压力,得到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
四、公共交通优化升级
五年间,我市轨道交通实现零的突破,圆了泉城市民地铁梦。2019年,1号线、3号线一期开通运行;今年
号线一期年底实现建成通车,总长度84.1公里的“H”型轨道骨干网络基本建成。6条线路159.6公里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正在全力以赴加快建设之中。公交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公交场站23处,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公交线路总长度10807公里,比“十二五”末增长1倍。新增线路199条,全市公交线路达到581条,定制公交820条。
五、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智慧交通建设成效显著。建成了由一个指挥中心、一个大数据中心、四个综合管理平台和N个行业应用系统组成的“1+1+4+N”智慧交通体系,有效提升了交通运输管控决策能力。建设了国内领先的“公交大脑”及MaaS(出行即服务)平台,依托公交数据大脑及MaaS平台,在新型互联网公共出行、5G+数据大脑行业治理、新基建产业应用三个高地形成创新示范,定制公交“济南模式”、公交“云”卡等均走在了全国前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交通出行需求。
二是道路施工管理树立新标杆。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国首创城市道路“人文关怀、智慧管理”的HSE管理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健康、安全、环境深度融合,树立行业标杆。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泉城交通人挺身而出、坚定逆行,把好“外防输入”的第一道关卡,推动复工复产,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交通强国战略加快推进的五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战略要求,对标对表交通强国建设总要求,以谋划通道、加密路网、建设提速为重点,着力推动综合交通网络立体互联,着力推动大通道大枢纽建设,着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智能化升级,着力提升运输服务品质,以大交通发展建设拓展城市发展格局,推动城市能级提升,为打造五个济南、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和保障。
一是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完善交通网络化布局,增强交通辐射力。建成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打造“一环十射”高铁网,推进“三环十二射”高速网扩容加密,完成小清河复航工程,建设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二是构建便捷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强化轨道交通骨干作用。强化城市内外路网衔接,完善公共交通配套设施,形成功能完备的城市交通系统。推进区际出行快速化,拓展国际航线网络覆盖面,加密国内干支航线网络和高铁开行频次。完善港站集疏运体系,推广标准化设施设备。
三是构建创新智慧的现代交通体系。积极发展新基建,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实施基础设施数字化工程,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和创新应用。
四是构建节能环保的绿色交通体系。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有效衔接,统筹综合交通线网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大力构建运行高效、市民乐乘的优质地面公交体系,提供“快速、准时、方便、舒适、经济、安全”的公共交通服务。
五是构建可靠灵敏的运输安全生产体系。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投入,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健全交通安全生产制度和技术标准规范。健全综合交通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六是构建规范有序的现代治理体系。推进法治交通和信用交通建设,试点信用分级管理;推进“互联网+监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完善大交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王若峰:
感谢贾局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天下泉城记者:
我们看到“十三五”期间济南的城市道路建设速度很快,特别是“两横三纵”的快速路闭环成网,能否介绍一下“十三五”期间我市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的整体推进情况和“十四五”期间的打算?谢谢。
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一级调研员刘鸿顺
刘鸿顺:
“十三五”期间,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目标,立足城市空间规划,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和市民出行需求,加快推进快速路、主、次干路以及瓶颈路的建设,完成十三五道路建设目标要求,我市城市道路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是加快快速路建设,快速路网闭环成网。济南市快速路网规划为“两横三纵”,共计115.7公里。1998年,济南市第一条快速路顺河高架路通车,至2015年底,共建成40.7公里快速路;十三五期间,二环西路南延、顺河高架南延、二环东路南延、二环南路、二环南路东延、工业北路、北园大街西延等75公里快速路先后建成通车,“两横三纵”快速走廊闭环成网,总长达到115.7公里。“两横三纵”闭环成网后将真正实现城市快速路与高速路无缝衔接,串联城市干路网,形成“内疏外畅”的高快一体大交通格局,带动我市经济发展,打造半小时生活圈,市民出行更加快捷,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交通强力支撑。
二是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十三五期间,围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国际金融城产业金融集聚区、内陆港片区、中科院科创城等片区配套,全市建设改造城市主、次干路220条、近500公里,构筑起城市发展的骨架;打通136条瓶颈路,所有瓶颈路均实现当年开工、当年通车,打通了道路微循环。这些道路的建设,对优化路网结构,缓解交通压力,方便居民出行,满足片区基础设施配套需求起到积极作用。
三是着眼百年大计,提高城市承载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累计新增近70公里综合管廊,超额完成“十三五”60公里管廊建设要求。综合管廊通过对各类地下管线的统一、高效、集约管理,不仅使地下空间得到合理有效利用,而且有利于提高城市承载力,保障城市安全,减少道路刨掘,逐步根治马路拉链。
四是标准引路,提升管理水平。2019年,编制出台了济南市《城市道路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范》和山东省《城市道路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标准》,全国首创、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0年,编制出台济南市地方标准《城市道路工程HSE管理规范》,国内首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文明施工理念已在我市城市道路建设中落地生根、全面推广应用。特别是在北园大街西延工程中首创使用3D印花绿草皮围挡替代传统塑料仿真草皮围挡,目前在全国广泛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紧密围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和“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城市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市道路网由“二环”向“三环”的突破,重点推进自贸区、起步区、内陆港片区、科创城片区、新东站片区、国际医学城等新区骨架路网建设,继续打通主城区瓶颈路,提高城区路网密度,完善路网结构,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提升道路品质,让市民交通出行的满足感、获得感显著提高。
大众日报记者:
我们看到这两年城市道路建设突飞猛进,同时也提出“人文关怀、智慧管理”的HSE体系目标,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谢谢!
贾玉良:
感谢记者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命安全是人民最基本的权利,身体健康是人民幸福最基础的保障。
随着市民对交通出行的需求不断增加,城市道路建设工作量大、任务重,同时作为线性工程,道路施工环境复杂、人员组成复杂,年初新冠疫情的蔓延,给开工组织、人员管理、施工进度带来极大的挑战。为此,我们从2019年提出构建以安全(Safe)为底线、更加注重身心健康(Health)、奋力保护生态环境(Environment),高度融合的城市道路HSE管理体系,促进健康、安全和环保管控效率和管理水平双提升。
得益于HSE体系管理,济南市城市道路工程迅速、有序复工复产,实现了防疫和经济发展统筹兼顾。数十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务人员入济,从未发生一例感染或疑似事件,社会稳定、生产有序;23项工程提前顺利通车,防疫不误生产,得到老百姓广泛好评;平安指数上升,避免了多起突发疾病等情况;促进工程施工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与周边融为一体,同市民共同营造和谐环境,得到了市民广泛好评。《济南市交通建设工程HSE管理体系创新与实践》荣获交通运输部“平安交通创新奖”,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省住建厅发文推广,促进行业又快又好发展。
一是树立“人文关怀、智慧管理”理念,构建城市道路建设管理新格局。全国第一个出台《城市道路工程HSE管理规范》,全国行业专家认定为全国首创,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我们提出了以“人”为核心:关心员工健康、增进员工福祉、激发员工热情、提高员工素质,以“四化”为目标:推动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实施,提高管理水平以“融合”为根本:打破传统切块思维,将健康、安全、环境融合,构建一体化管理。
二是突破新冠疫情危机挑战,开创以人为本健康管理新时代。创新六步法健康管理机制,保障从业人员身心健康,在道路建设复工复产中,调查人员形成轨迹、全面核酸检测并隔离,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点对点接送、定时定点消杀,通过合理膳食、提供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等手段,提升人员自身免疫力,实现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同时,我们还构建了生理、心理双控机制,全方位关心关爱从业人员,让其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极大增强。
三是以新基建促建造工业化、引领行业发展迈向新高度。大力推进自动化、信息化、工业化建造,将农民工培养为产业工人。建设自动化集中加工中心、应用智能机器人,采用预制技术、应用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工程全过程管理信息化。
四是树立可复制、易推广的行业标准。推出了“1+3+N”管理体系,即一个地方标准规范,三个实施文件和管理规范、手册图册等内容,建成了望岳路等多项示范样板。建立了全国最大的HSE体现培训中心,形成了“集中体验培训、现场一站式培训、班前教育”HSE培训教育机制,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凤凰网记者:
“十三五”期间,济南市高铁建设飞速发展,市域内高铁运营里程增加近一百公里。那么能否介绍一下济南市目前在建高铁的进展情况,接下来“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建设哪些高铁项目,谢谢。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姚福林
姚福林: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首先,我介绍一下十三五期间在建项目。
一是作为全国第一个市域内高铁,济莱高铁于2019年9月开工建设,总里程117.5公里,投资总额为176.1亿。项目已进入全面施工时期,已开展箱梁预制生产,济南东特大桥、港沟特大桥等40座重点桥梁进入桥梁下部结构施工阶段,马家庄隧道等20座重点隧道进入主体开挖阶段,预计2023年9月份建成通车。
二是济郑高铁济南段总里程34公里,投资总额为115亿;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征地拆迁、三电迁改和主体建设工作,已完成桥梁桩基3828根,承台202个,桥墩134个,预计2023年建成通车。
三是黄台联络线,总里程10.5公里,投资总额为24.4亿,目前工程正在按计划加快推进,施工单位已全面进场施工,完成桩基1015棵,承台91个,墩身78个。预计2022年建成。
三条高铁总里程162公里,总投资315.5亿元。“十三五”期间还建成了济青高铁46.6公里,石济客专27.3公里。
对于十四五期间开工的项目有三个,分别是济枣高铁、济滨高铁、德商高铁。
一是济枣高铁济南段铁路线长49.5公里(其中正线35.8公里(双线),联络线13.8公里(单线)),济南段概算总额为143亿元,在我市境内设置两个站点,分别是济南东站、港沟站、南山站。济枣高铁是山东“四横六纵”高速铁路网,对外链接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快速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及加快山东城际铁路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二是济滨高铁济南段铁路线长90.5公里,济南段概算总额为255.8亿元,新建遥墙机场、济阳、商河南等三个站点。济滨高铁全面落实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是山东省快速铁路网鲁北通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为黄河沿岸高速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和支撑,同时构建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区域性空铁联运综合交通枢纽,拓展遥墙机场辐射作用。
三是德商高铁济南段铁路线长14.4公里,济南段概算总额为27.6亿元。德州至商河铁路是是国家“八纵八横”青银通道的辅助通道,将有效密切济南都市圈与东滨、烟威都市区及青岛都市圈的连接。
目前济滨、济枣、德商高铁济南段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目前已完成社稳评价、规划选址及用地预审手续办理,济滨、济枣高铁已完成初步设计审查及鉴修工作。三条高铁建设里程共计154.4公里,投资426.4亿元。
“十四五”期间,济莱、济郑、黄台联络线、济枣、济滨、德商6条高铁建成后,我市高铁通车里程将达到约600公里,大大缩短济南到中原、西北、西南地区的时间,至郑州缩短约2.5小时,至武汉、西安缩短约3小时,至成都缩短约5.5小时,至重庆缩短约7小时。同时,十四五期间还将积极谋划济济、滨淄莱、莱芜至鲁南高铁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