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红高粱》到《我的父亲母亲》再到《英雄》《归来》《影》,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能看到最多的依次是:光影、情怀、侠义、生命冲动……《 ”
从《红高粱》到《我的父亲母亲》再到《英雄》《归来》《影》,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能看到最多的依次是:光影、情怀、侠义、生命冲动……
《一秒钟》没有太让人激动的情节或细节,自然更没有催泪的桥段,比电影更让人惊讶的是伴随这部电影一道传出来另外一个信息:张艺谋70岁了。不少中年人感觉到“震惊”——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看《红高粱》的时候,明明我们还那么年轻,张艺谋也不老。
老了的张艺谋要拍一部献给自己的电影,早期《一秒钟》宣传的时候,说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但看完后并没觉得它和张艺谋的人生经历有多少重合的地方。要说自传,把它称之为“张艺谋的心灵自传”更合适些。如果要揣测70岁张艺谋的心态(包括创作心态与生活心态),那么《一秒钟》能够很好地契合当下张艺谋的内心:平静,念旧,回归童年,有感慨,有喟叹,看不见伤痕——那些伤痕如同片中沙漠里的脚印,一阵风吹来,遮住了。
为什么想到张艺谋就想到伤痕?他其实和这个词没有太大的关系。从《红高粱》到《我的父亲母亲》再到《英雄》《归来》《影》,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能看到最多的依次是:光影、情怀、侠义、生命冲动……或许伤痕曾是他作品的主题之一,但从头到尾捋完他的电影片单,会发现驱动他拍片的最大动力来自荷尔蒙。“七十而从心所欲”,张艺谋想用《一秒钟》给他走过的70年,画上一个标记。
《一秒钟》可以看到大概的时代,看不到确切的年份。张艺谋在该片中,同时传达出他对时间概念的淡然与认真:时间是多么不值钱啊,多少人的时间就那么随黄沙去了,时间又是多么珍贵,珍贵到一秒钟都值得看10次、看100次,直到让那一秒钟刻入脑海、刻入记忆、刻入灵魂。“短不过一秒,长不过一辈子。”作为电影的宣传语,这句话太通俗了。一秒钟其实是一把刀,插在一个人一辈子的时光里,有了这把刀,这个人的心就会和别的人不太一样。
这个人名叫张九声,由张译饰演。比起张九声这个角色的名字,“逃犯”更适合用于角色身上,因为张九声是一个人,而“逃犯”却可以是一群人。逃犯张九声从劳改农场逃出来,为的是看正片映前第22号新闻纪录片,他的女儿在片中有一秒钟的画面镜头。为了看到这一秒钟,他和刘浩存饰演的刘闺女在沙漠上追逐抢夺拷贝,手持匕首威胁范伟饰演的放映员范电影。就像范电影问他的那个问题一样:看了又如何?短短一秒钟看100遍也才100秒,意义何在?
在“逃犯”眼里,女儿在纪录片里的一秒钟,是一种光辉的象征。这种光辉,或可印证他生存在“阴影”的非必然性;对女儿的骄傲,可以填满他那因为委屈而产生的内心空洞。在范电影眼里,“逃犯”为了一秒钟所冒的风险一点儿也不值得。范电影特别擅长宏大抒情,一个人被淹没在胶片里,或者被从胶片中剔除出去,只要不影响电影开场,缺少的那几格导致的画面跳动,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作为观众,恐怕每个人都试图解读出这一秒钟的价值与意义。在解读的过程中,《一秒钟》作为一部讲述电影往事的“外壳”逐渐软化了、消失了,一粒坚硬的内核浮现了出来。这粒坚硬的内核,其实就是丢失于沙漠中的“逃犯”女儿的两格胶片。
找不找得到这两格胶片,决定了《一秒钟》的收尾质量。张艺谋拍摄了两个版本的结尾,一是找到了,二是没找到。公映的版本是没找到,但在片尾花絮中出现找到了的画面。找到胶片会让观众感到欣慰,但找不到,才是这部电影的真相。在安慰观众的失落与表达影片的立场之间,张艺谋拍摄两个版本的结尾是一种摇摆,以花絮的形式呈现另一结局也是一种摇摆,只是这种摇摆没法让人狠心说出“多余”二字——这个世界让人无比肯定的事情正在变少,张艺谋不过也是站在了汹涌的人潮中而已。
范电影的低智儿子解开了拷贝盒的固定带,用于捆绑自己松掉的赶车鞭,跌落车后的新闻片胶片被一路拖拽、浑身遍布尘土与划痕,这是让人莫名心疼的一幕。范电影号召农场所有人用床单运送受伤的胶片,用蒸馏水清洗并用扇子小心翼翼地去除水迹,这是一种颇具仪式感的“治愈”。后边这场精心设计的抢救胶片的场面,是全片唯一能带来舒畅感的画面,但胶片毕竟受伤了,抢救后的胶片放映出来,对观众的视觉与耳膜是一种折磨。
要是胶片不从拷贝盒里掉出来多好,但世事难料,历史上有多少悲剧的发生,与胶片无意中从拷贝盒里脱落并被一路拖拽有相似的地方。
这粒沙子因为在张艺谋心里太久,早已失去了棱角,它本来就不大的体积变得更小,显得光滑无比,但沙子就是沙子不会因为停留久了而变成珍珠。剔除掉这粒沙子,张艺谋就算真正做到了“从心所欲”——无论从创作产量看还是创作态度看,张艺谋都达到了这个境界。在写完给《一秒钟》这封所谓致电影的情书后,愿张艺谋拥有一个永远不会再被随便打开的拷贝盒。
出生于大西北的张艺谋是一个内心装满沙子的人,走出西北走进城市拍摄电影,这一路走来其实就是一个剔除沙子的过程。眼里揉不得沙子,人心里也装不得沙子,沙子多了会让人的心变得粗糙、留有风暴的痕迹。年轻的时候会将此变成一种风格,而当年老时,人欲与自己的过去、与这个世界和解,就想把那些沙子都丢弃出来。《一秒钟》是张艺谋内心的最后一粒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