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形式逐步扩大1月4日召开的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部署了2021年十大重点工作,其中在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方面, ”
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形式逐步扩大
1月4日召开的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部署了2021年十大重点工作,其中在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方面,会议要求,“稳妥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
当前,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正在有序推进。从去年到今年,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动作越来越密集,也越来越接地气,出现在全国多个城市、化身各种形态走向千家万户。
从2020年10月起,面向大众消费者的试点就逐步铺开。2020年10月,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人民银行率先开展了数字人民币红包公众试点。2020年12月下旬,数字人民币红包在苏州启动试点,并首次通过京东数科提供的技术接入了线上消费场景。12月23日,众安保险宣布,一位消费者在众安保险App购买的尊享e生2020版成功出单,意味着全国首张数字人民币保单出炉。
同期,国美宣称已报名参加深圳地区第二期试点,在深圳和西安门店实现了数字人民币受理功能。
紧接着,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万科物业”)宣布与工农中建四大行完成对接,用户可使用数字人民币在线上缴纳物业费。
12月29日,北京市丰台区丽泽桥西的金唐大厦,一家名为漫猫咖啡的咖啡馆内启动了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测试;同日消息,某国有大行在上海面向特定客户提供数字人民币开户服务。当日,数字人民币北京冬奥试点在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启动。花样滑冰世界冠军申雪等体验者受邀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使用数字人民币购买大兴机场线地铁票,并体验了使用数字人民币可穿戴设备钱包——滑雪手套“碰一碰”通过地铁闸机进站。
12月31日,深圳市官宣开启“福田有礼数字人民币红包”新年促消费活动,这是深圳开启的第二次数字人民币试点。
2021年1月5日,上海长宁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数字人民币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开展试点测试。与此前的试点不同的是,在上海开通的试点采用的是硬卡片式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即“硬钱包”。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员工食堂内,可以借助“硬钱包”,实现点餐、消费、支付的一站式体验。
据悉,“硬钱包”是一张银行卡大小的卡片,右上角有一个水墨屏窗口,其中会显示付款金额、卡内余额、离线可支付次数。在实际使用中,只要使用新办理的屏显卡式“硬钱包”在支付终端上刷卡,就能立刻完成支付。
“双离线”支付更进一步,试点有望加速
从2021年开年以来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动向可以总结出三大特征。第一,应用场景丰富,数字人民币除了传统的商超百货,正在向更多场景进行拓展,例如保险购买、物业费缴纳、汽车服务等,这表明数字人民币的使用价值正不断得到丰富与延伸。
第二,体验形态多样,除了传统的“扫一扫”,数字人民币还可“碰一碰”,还测试了手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这意味着数字人民币将为用户带来更加新奇、更为便捷的支付体验,是现代先进科技的产物,后续更多形态具有充分想象空间。
第三,试点多线并行,尽管在部分城市并未官宣开展活动试点,但已零星出现小规模的场景接入,这与央行近期在2021年工作会议中提出的“稳妥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理念一脉相承,旨在通过前期准备助力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乃至为后续的全国推广打下坚实基础、作好充分铺垫。
金融科技行业专家苏筱芮表示,深圳第二次试点在红包总额、使用范围、参与银行方面均有所扩大,是数字人民币项目稳步推进的重要表现,有了首次试点的经验总结,第二次试点工作将更加稳固与扎实,表明数字人民币正进一步渗透更多场景,连接更多商户与用户。
在苏筱芮看来,数字人民币正在渐进式重构支付体系,后续试点有望加速;产生的影响既体现在商户端,例如终端设备铺设、收银方式等;也有用户端体验的影响,例如“碰一碰”、“子钱包推送”、可穿戴设备等,后续建议数字人民币团队在优化技术的同时,不断丰富数字人民币App的功能与场景,以实现更多用户的留存。
比如,在上海试点的数字人民币可视卡“硬钱包”,一经亮相便获得了广泛关注,这也是第一次实现脱离手机的可视卡式的硬钱包支付模式,用屏显卡式硬钱包在支付终端上“靠一下”便可以完成支付。
据知情人士透露,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主要是为一些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的中老年群体或者使用手机困难的人设计,底层技术是芯片加NFC(近场支付)技术,且央行有统一标准,硬钱包可视卡可匿名也可实名,按照匿名或实名程度的不同,对相关钱包金额上限有不同要求,并且该硬钱包可在银行或相应机具及手机等设备上完成充值,技术类似于NFC圈存。
苏筱芮还预测称,后续试点将在线上使用场景得到更大突破,从此前央行数研所的合作名单中推断,未来数字人民币会逐步渗透出行、电商、短视频等零售场景。对于参与机构,她建议,机构可积极争取与央行数研所开展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与场景优势,为数字人民币的普及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