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更新是群众的期盼,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济南市天桥区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与省会中优战略机遇,把实施城市更新 ”
城市更新是群众的期盼,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济南市天桥区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与省会“中优”战略机遇,把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作为增进群众福祉、做大总量规模、提升城市品质的最关键抓手,全力以赴打造城市更新的“天桥样板”,建设连接“中优”“北起”的城市新地标。
抢抓“中优”战略发展机遇
借助城市更新之力破题起势
天桥区,曾经,它是济南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曾经,它是济南的商业中心;曾经,它是济南的交通枢纽……
天桥区既是省会中心城区也是老城区,然而因历史原因,天桥的发展还较为滞后,特别是城市化水平低,存在城市建设总量规模小,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产业层次不高等问题,对标新时代强省会还有一定差距。天桥群众对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愿望非常强烈。
对于天桥区来讲,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必由之路。城市更新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做优城市品质、做强产业能级、做大总量规模、提高城市能级的重要途径,是尊重群众意愿、回应群众期待、补齐民生短板、增进群众福祉的重要举措。
黄河国家战略明确了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地位,赋予济南最新的战略定位、最新的战略布局、最新的发展目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济南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作为济南市唯一地跨黄河两岸的中心城区,天桥区黄河北全部位于起步区范围内,济南的机遇就是天桥的机遇。
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成立省市一体化推进济南加快发展领导小组,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将天桥区“打造济南城市更新样板区”和“推动泺口片区打造黄河流域国际商贸示范区”纳入省市一体化推进重点事项。
济南市委、市政府就城市更新工作开展调研、深入研究、作出部署,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切实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把济南打造成为有品质、有温度、有口碑、有活力的魅力泉城”。1月12日,济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天桥区打造城市更新样板区。
无论是国家战略,还是省、市政策,都对天桥区的城市更新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并寄予厚望,天桥区也将借助“中优”战略发展机遇,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迅速做大规模体量,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品质,增进城市“气质”和“颜值”。
如今,天桥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借城市更新之力破题起势,打造现代化气息浓郁、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城市环境。
“作为全市城市更新的试点,打造省会城市样板区,这是信任和鼓励,也是重担和责任。”天桥区委书记韩伟称,天桥区将以“中优”战略实施为契机,在城市更新重大政治任务中走在前列,要为全市城市更新在政策、融资、机制、方法等方面蹚出路子、作出示范。
“面子”要美 “里子”要实
做优做实做细老旧小区改造
老旧小区是一个城市发展进程的印记,同时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上世纪80年代,红砖灰瓦的小楼,既为当年的产业工人挡风遮雨,也见证了省会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但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天桥区工人新村南北村,普遍存在市政设施陈旧、地下管网老化、公共服务设施欠缺、地上交通布局不足、没有物业管理等问题,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一块“伤疤”。
工人新村南村居民王女士介绍,南北两村都是开放式小区,房子已有30多年的房龄,在没有改造之前,楼体外观看上去破旧不堪,一到夏天屋顶就漏雨,空中各种杆线交织在一起,脏乱差成为多数人对小区的第一印象。
如今,走进南北两村,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大门、颜色鲜亮的墙体、干净整洁的沥青路、美丽鲜艳的彩虹门、功能齐全的消夏广场、修葺整齐的绿植、别具一格的口袋公园、整齐划一的停车位……“老破旧”形象已不再。
对工人新村南北村的改造,天桥区在充分征求民意的情况下,坚持“应改则改”原则,扎实做好“地上一张图”,居民屋顶渗漏、雨污改造、道路修建、消防和照明设施、绿化提升等基础类施工,同步推进抓好节能保温改造、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增补养老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城市系统的全面升级,“面子”做漂亮了,“里子”也不能落下。“真没有想到,这次小区改造从下到上,从里到外,彻底都改了一遍,整个小区来了个大变样,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南村居民刘先生称,小区除了外观变得整洁外,多年来累积的地下管道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天桥区在充分做好调研、物探等基础上,通过新增雨污水管道、新建化粪池、新增弱电管线、强电入地等施工,彻底解决雨天积水、污水外溢、线缆杂乱等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切实做好小区“地下一张网”,并用好拆违拆临和低效空间,因地制宜进行补充绿化、停车或便民设施及智慧化社区管理等完善类和提升类改造施工。
“小区环境变美了,地下问题解决了,我们住着也就舒心了。”居民刘先生说。据悉,天桥区今年重点实施工人新村、北坦等12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面积170万平方米,其中,88万平方米列入中央、省财政补贴的项目已完成“线上、线下”民意调查、编制实施方案、方案设计、发改立项等前期工作,预计12月底前完工。工人新村等82万平方米自主安排项目一期已经完工,同步启动二期工程。
天桥区突破传统老旧小区改造模式,将老旧小区改造同水、气、电、热、通信等管网改造相结合,一体规划,整体建设,同时,根据不同小区的需求和具备的改造条件,由原每平方米80元预算提升至每平方米500至1000元,对小区地下地上按6:4的投入比例,实行全方位立体化改造,力争实现“一次施工、全面提升”。
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也是全民全程参与的过程。改造前制定老旧小区改造内容“菜单”,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征集改造“金点子”;改造中推行共建共管,成立由小区党员和居民组成的质量监督队、安全巡查队、项目验收队,严把作业规范关、现场巡查关、项目验收关;改造后导入“红色物业”系统化管理,搭建“老旧小区智慧化物业管理数据平台”,协商确定小区管理办法和规约,共同维护老旧小区改造成果。
天桥区委副书记、区长亓伟表示,天桥区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地上一张图,地下一张网”总体思路,本着惠民实效、多元共担、统筹协调、长效治理原则,努力把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惠民工程办好,为辖区百姓建设整洁、和谐、宜居的美丽家园。
打造工商河开埠文化引领区
为城市更新增添生态底色
“之前就是一条臭水河,更别提什么景观了。”家住工人新村南村西区的居民齐女士介绍,以前的西工商河石桥破旧不堪,不少地方护栏也都破损,两岸更是杂草丛生,河水污浊。
工人新村西邻西工商河,为了实现“整齐划一”,天桥区把工商河开埠文化与工人新村工人文化相融合,让其在整体色调和风格上实现协调统一。
“一河重修,两岸同泽……凡淤塞者疏之,污染者净之,筑物凡破损者葺之,黝黯者饰之,廓荒废,增设施,植新绿,穷百日之功偿新颜。”一座以大理石制作的书形石碑,矗立于西工商河师范桥至北园大街中间段,记录了这段工商河重修的过程。
如今,这段西工商河已修葺如新:河岸两侧的青石栏杆重新立了起来,厚重的大理石板重新铺了上去,两步一草,三步一花,走过樱花大道,望着河水碧波荡漾,伴随着水草的招摇弄姿,与蓝天白云交相呼应,俨然一幅“天光云影共徘徊”美景。这里已经成了市民“闲庭信步”的首选之地。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结合当地流域水环境保护目标精准提标”,“加强黄河支流及流域腹地生态环境治理,净化黄河‘毛细血管’。”天桥区有24条河道纵横交错,总长度90公里,该区积极实施泉城黄河南岸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以辖区水环境的良性永续循环为城市更新增添生态底色。
在解决工商河雨污分流不彻底,水环境质量较差,自然景观不足,过河桥梁缺少等问题的同时,天桥区还将河道治理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坚持功能、文化、产业、特色为一体理念,全面实施工商河系统性改造,打造工商河开埠文化引领片区。
据悉,工商河1925—1926年开挖,河道走向似U字形,全长9公里,是济南市开辟北部商埠的重要产物,不仅担负了济南城市发展和扩张的重要历史功能,还起到了城市防洪除涝的重要作用,同时还是城市重要的生态绿轴。该项目预计投资10亿元,分两期施工,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6月底前完成河道改造提升,同步实施二期工程,力争年内完工。
针对水环境保护,天桥区加快建设药山公园,项目总用地面积约5.8万平方米,构建滨湖休憩游赏、湿地休闲、文化民俗体验、中草药科普四位一体的药山公园魅力文化标志区,打造黄河南岸城市公园新地标,预计年底完工。
除此之外,天桥区还将有序推进雨污混接改造,对3500余个雨污混接点,加快雨污混接改造,完善管网体系,改善河道水质,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水环境质量。
“将河道治理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全面开展泉城黄河南岸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积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天桥区委常委、副区长刘敬涛表示,下一步将充分挖掘传承工商河商埠文化,让辖区水环境的良性永续循环为城市更新增添生态底色。
实施115个城市更新项目
重塑发展空间 激活发展动力
舜清苑23号楼西侧,有一个口袋花园,园里有一棵50多年的老槐树,有的居民将它亲切地称为“乔迁树”,之所以这样叫它,是因为它是从征迁的臧家屯村移栽出来的。如今,它已经成为成大片区的“见证者”,见证了成大片区征迁速度,见证了成大片区提升改造,见证着成大片区一步步成长。
成大片区是城市更新具有引领性、标志性意义的重点项目。成大社区城中村改造土地面积约300亩,涉及1080户约3780人,拆迁面积约2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安置用地约67亩,安置面积约12万平方米;保障用地约30亩,保障面积约7万平方米;1所18班幼儿园,用地面积约16亩;1所27班九年一贯制学校,用地面积约44亩。
体量大,任务重!面对这个“难啃骨头”,天桥区积极担当作为,强化举措、攻坚克难,仅用10天时间,成大片区低洼平房299户居民完成签约,并且同步推进征迁,创出了征迁“天桥速度”,为城市品质提升提供了空间保障。
征迁的同时,天桥区针对成大片区实际情况,将联四路门头房全部拆除,利用拆除的空间建成柏油路和口袋公园,还路于民,还绿于民,并且按照“地上一张图,地下一张网”的标准,对舜清苑小区进行全方位的改造提升。
成大片区的城市更新,充分尊重有留、有改、有拆,体现了天桥区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惠民利民,做实做细群众工作的担当。
下一步,天桥区将以成大片区掀开城市更新的新篇章为起点,全力实施城市全域更新行动,重点打造“三条天际线、六大标志区”,即济泺路南北中轴城市天际线、小清河两岸城市天际线、黄河两岸城市天际线;工商河商埠文化引领区、北湖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泺口国际商贸区、药山都市工业示范区、丁太鲁黄河文旅标志区、桑梓组团产城融合区。
与此同时,天桥区对城市全域更新进行了细化,计划到2023年,全面实施115个城市更新项目。其中拆迁类61个,提升类项目54个,惠及居民近10万户。
其中,2021年计划实施拆除类项目7个,拆迁面积455.7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48万户;实施提升类项目12个,改造面积170万平方米,涉及居民2.2万户,实现发展空间全面拓展、城市品质全面提升、综合功能全面优化。
韩伟称,天桥区将坚定不移地扛起省会城市更新样板区的重任,把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作为落实“中优”战略、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的重要引擎,以奋发有为、实干图强的精神状态推动各项任务部署在天桥落地落实,努力建设实力雄厚、魅力十足、活力无限的现代化中心城区,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扛起天桥担当、贡献天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