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应美方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将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应美方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将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于3月18日至19日在安克雷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此前一天,美国国务院也宣布了同样的消息。这是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中美高层首次面对面会晤。不过,布林肯10日在国会作证时仍在“秀强硬”。在这次会晤前,布林肯和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将先访问日韩,美国总统拜登12日将与印日澳领导人举行“四方安全对话”视频峰会。俄卫星通讯社11日称,美国试图拉盟国和伙伴与中国对抗,但这既不符合整个地区的安全利益,也不符合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各自的国家利益。
会晤前中美互相喊话
中美即将举行拜登上台后首次高层对话”,韩联社11日称,拜登新政府上台后,屡屡发表对华强硬言论,外界对此次中美高级别会谈能取得什么成果高度关注。美方有可能在贸易、人权、技术、台湾、南海等问题上加大对华包围,而中国则会要求美国不要干涉中国内政,侵害中国核心利益。不可否认的是,拜登上台后,虽然拉拢盟友牵制中国,但在气候变化、传染病防治等方面,多次表达了与中国携手合作的意愿。
布林肯10日在国会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的一场听证中对中美即将举行的高层战略对话谈了他的一些看法。他称:“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机会,我们可以非常坦率地阐述我们对中方挑战美国安全、繁荣和价值观的行为的诸多关切。”美国打算提出很多议题,会谈也将探索是否存在与北京合作的渠道。布林肯还称,拜登政府将采取强硬的外交姿态在人权等议题上与中国进行讨论,“美国不会为了争取与中国的合作空间,而在其他领域做出让步”。
对于布林肯的表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1日表示,中方对中美关系的立场是明确的。我们要求美方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和中美关系,摒弃冷战、零和思维,尊重中方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停止干涉中国内政,按照两国元首通话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11日表示,尽管双方对会谈的具体内容语焉不详,但预计中美将进一步厘清双边关系的“总体框架”。去年7月,王毅曾在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上建议,中美双方可以一起捋出“合作”“对话”与“管控”三份清单,分别明确“两国在双边和全球事务中需要且能够合作、不应受其他问题干扰的事项”“存在分歧但有望寻求对话解决的问题”和“因难以达成一致,故搁置而管控的难题”。杨希雨称,此次会晤正是希望厘清中美关系的每个议题各自应被写进哪个“清单”。
为何选择在阿拉斯加会晤
对此次中美高层会晤,许多媒体十分关注会晤地点为何定在美国阿拉斯加的最大城市安克雷奇。韩联社称,针对为何会谈地点选择在阿拉斯加,有观点认为该地点远离美国本土,带有中立意义,对外显示出中国不愿对美做出过多让步的姿态。
相较华盛顿,阿拉斯加是一个精心而谨慎的选择。近年来华盛顿的政治氛围已极不健康,尤其在对华政策方面日益极端化。对拜登政府而言,在华盛顿与中方会面将直接面临诸多国内压力,很难取得任何突破;而对中国而言,出于外交对等考虑,也不会答应前往华盛顿。
杨希雨认为,阿拉斯加在美国本土以外,政治敏感性较低,这是双方在重建中美关系时迈出的“谨慎的第一步”;而阿拉斯加也是当年中美开通直航时,因飞行技术限制中途必须经停加油的一站,在中美交流史上有特殊地位。“对双方而言,这一地点的选择既有技术意义,也有政治含义”。
“中间位置,相向而行,各让一步”,美国克里斯托弗·纽波特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孙太一则这样对记者分析会谈地点选择背后的考量,他同时认为,这将有助于此次对话避开全球媒体的目光,以更低调、谨慎的方式举行。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会晤是美国方面率先正式公布的,但布林肯却在会晤前再次强调对华的强硬立场。白宫新闻发言人普萨基10日在记者会上还称:“美国政府与中国官员的首次会晤在美国领土上举行,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有分析称,美方在会晤前“秀强硬”,甚至特意强调“会晤在美国领土上举行”,显然与拜登政府在涉华议题上有内部压力有关,这些说法某种程度来说也是给美国国内看的,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美国自信心在下降,需要通过这种说法来强调自己不会“软”。
“应该推动中美关系越过坎坷往前看”
在中美高层会晤前,美方外交动作频繁。美国国务院称,美中高层会晤之前,国务卿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奥斯汀将先前往日本和韩国,与两国举行“2+2”会谈。白宫发言人普萨基10日强调,美中高层会晤是“在我们与亚洲和欧洲盟友和伙伴会晤和紧密磋商后进行的”。此外,拜登12日将与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领导人举行第一次“四方安全对话”视频峰会。《纽约时报》称,“四方对话”旨在制衡中国在印太地区日益增加的影响力。报道引述美国官员的话称,此次峰会的一个核心内容将是达成一项协议,帮助印度提高新冠疫苗生产能力。
对于美国想拉盟友和伙伴一起对抗中国,《韩国日报》11日称,这是“美国想约束好盟友后,G2再举行高层对话”。报道担忧称,中美此次高层接触结局如何,是进一步激化矛盾还是成为两国关系回归正轨的突破口,外界正高度关注。
美国同意帮印度提高疫苗生产能力,显然是给印度加入这一针对中国“联盟”的好处费。他说,由于疫苗供应紧张,意大利与澳大利亚日前还展开激烈的疫苗争夺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为何不下力气提高本国的疫苗产能,而去帮助印度?此外,对于印度产的阿斯利康疫苗,南非甚至曾一度想“退货”。显然,即使有美国等的帮助,人们对印度疫苗真能“抗衡中国”仍会表示怀疑。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1日称,美印日澳各自不同的国家利益决定它们不可能是铁板一块。俄罗斯《独立报》引述远东研究所代所长马斯洛夫的话称,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决定了双方高层官员必须会晤,“我认为会晤是双方都对此感兴趣的情况下举行的”。尽管美官员对华表态强硬,但在过去两个月中,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量暴增。在两国经济需要更好关系的时候,进一步加剧矛盾显然是不合理的。
根据海关总署3月7日公布的最新进出口数据,今年前两个月,中美贸易总额增长69.6%,中国对美顺差达3344.1亿元,增长88.2%。由此可见美国对中国的“迫切渴望”。李克强总理11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在去年多重冲击的背景下,中美贸易额仍然达到4.1万亿元,增长8.8%,“应该推动中美关系越过坎坷往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