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病毒在本世纪三次攻击人类,未来还会有第四次、第五次,拥有技术储备才能在面对病毒威胁时从容面对。” ”
“新冠病毒在本世纪三次攻击人类,未来还会有第四次、第五次,拥有技术储备才能在面对病毒威胁时从容面对。”接种国产新冠疫苗2个月后,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病毒防控的看法。
邵一鸣自80年代起便参与分离中国首例艾滋病病毒,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疾控人”。2002年,中国疾控中心正式组建后,他便一直担任中国疾控中心的艾滋病首席专家,担任世卫组织多个委员会的顾问,其中包括疫苗研发委员会。另外,邵一鸣还是新冠疫苗临床试验和上市审批技术专家组的成员。
2003年,非典(SARS)在全球暴发流行,邵一鸣率领团队研制SARS冠状病毒疫苗。他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非典持续时间很短,我们研发的SARS疫苗便没有再往临床阶段走,而是作为技术储备。在此基础上,我们目前正研发‘通用型新冠病毒疫苗’。冠状病毒本世纪已攻击人类三次,必须为未来的攻击做技术储备。”
邵一鸣解释了通用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应用,既可应对当前新冠病毒的变异,还能为未来病毒的攻击提供早期阻击,为特异性疫苗的研发赢得时间。针对近期公众对疫苗接种“副作用”的一些担忧,邵一鸣给出了他的观点。“接种新冠疫苗不影响备孕”
据了解,截至4月3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约1.37亿剂次。在疫苗接种方面,北京多个疫苗接种点陆续开放夜场服务,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武汉市启动移动疫苗接种车,全力打通“接种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上海则启动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在沪外籍人士新冠疫苗预约接种。
邵一鸣指出,目前中国已开始建立国民免疫屏障,到今年秋冬季,也是第三个流行季之前,中国的全部疫苗接种将完成,届时全国防控水平将更强。
邵一鸣解释,接种顺序一般从高风险人群到中风险人群,再到低风险人群。60岁以上人群病毒感染后的重症和病死率高,但临床数据较少,中国国内目前的感染风险并不高,可以随接种的进展和数据的增加,逐步开始疫苗接种。18岁以下人群也缺乏疫苗的临床数据,且感染后的症状较轻,放在最后接种新冠疫苗更稳妥。
邵一鸣认为由于60岁以上人群与18岁以下人群是计划免疫的主体,可适当调整时间先完成常规疫苗接种,为新冠疫苗接种预留出时间和空间。
但有不少网友仍对新冠疫苗的“副作用”感到担忧。“接种新冠疫苗影响备孕吗?”“影响性生活吗?为什么最近感受不到性冲动?”
针对上述疑问,邵一鸣表示,临床试验阶段曾要求孕妇和备孕妇女不能参加。但在疫苗紧急使用和附条件上市后,接种数据逐渐增加,也证明疫苗对孕妇是安全的。同时,对于网友们热议的“接种新冠疫苗是否会影响性冲动与勃起”等问题,邵一鸣表示,疫苗是免疫制品,与性行为与性冲动没有任何关系,并不会对性生活造成影响。
邵一鸣表示,目前主打的疫苗还是两剂,老百姓打了一剂不要松懈,一定要把第二剂打完,这样才能产生最佳的免疫效果,打疫苗利国又利己。“国家将疫情控制好,这是老百姓的第一份保险,但由于疫苗的效果不是100%,每个人都可能碰上不被保护的情况,打疫苗是给自己的第二份保险,有了双保险才能万无一失。”
邵一鸣进一步强调,有一部分人由于极度过敏体质、患严重疾病或免疫缺陷等情况不能接种疫苗。只有能打疫苗的人都踊跃接种,才能建立好免疫屏障,为无法接种疫苗的人也提供双保险。
新冠疫苗是否有过剩之虞?
目前在研的新冠疫苗种类也在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3月23日,全球范围内有83种新冠疫苗处在临床阶段,此外还有184种疫苗正进行临床前研究。
其中,中国有14款疫苗投入研发,已有5款获国家紧急使用或附条件上市,包括国药中生北京所、科兴中维、国药中生武汉所三款灭活疫苗,康希诺生物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智飞生物研发的重组蛋白疫苗。
在多款疫苗先行进入市场、投入使用之时,新冠疫苗种类是否达到饱和的状态?对于这个问题,邵一鸣认为与国内外防控的巨大需求相比,市场上的疫苗远远不够,而且新冠疫苗品种越多,在技术和使用层面上的互补性越好。
邵一鸣表示,在对新冠病毒认识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采用多条技术路线平行推进,才能确保至少一款有效的新冠疫苗上市投入使用。多种新冠疫苗获批,可以为不适合使用某些疫苗的人群提供其他的选择,对全人群预防接种的实现有推动作用。“在研新冠疫苗仍有必要继续推进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现阶段来不及关注的免疫持久性与针对变异株的保护性等问题,需要更多品种的新冠疫苗,更新或搭配使用现有疫苗加以解决。”邵一鸣指出。
未来,新冠疫苗可能会向多价疫苗发展。邵一鸣预测,新冠病毒未来会长期流行,新冠病毒的变异也将持续,未来新冠肺炎疫苗将类似于流感疫苗,从单价疫苗发展成二价疫苗或多价疫苗,即疫苗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抗原,以对抗更多新冠病毒变异毒株。
Tigs: 中疾控专家邵一鸣 / 接种新冠疫苗不影响备孕 / 中国14款新冠疫苗